關於展覽
「瓶中鵝」這一題名,源於禪宗的一則公案:古人在玻璃瓶中養了一隻鵝,鵝長大以後出不了這個瓶,如何在不毀壞玻璃瓶和不傷害鵝的情況下讓鵝從瓶中出來?從初生自我認知開始,「鵝」就已經在世間的必然性之「瓶」中,成為其認知的限制與束縛的象徵,但「鵝」同時也代表著或許仍然擁有真正自我意識的一股生命力。而「下一次會有什麼不同」則是每一次生命在「瓶」中時的自我思考和超越的反問:能否從眼前這個先天的必然性的集體意志中真正醒來,減少戰爭和相互仇恨的理由。這不僅是對禪宗哲學在如今現實社會生活中的詮釋,也是對集體的服從過程中的一種反思。
心理學家艾瑞希·弗羅姆在《逃避自由》中指出,人們雖渴望自由,卻也往往無法承受孤獨與不確定所帶來的焦慮,因而選擇放棄自我、服從集體或強權,以獲得安全感。人們看似自由,實則不自覺地尋求並活在「瓶」中——這個瓶,可能是集體意志、宗族觀念、外在權威或者社會規範。當個體無法承擔自由所需的自我責任,便傾向於投向和追隨這些群體,從而導致社會上許多極端現象的發生。
因此,勇敢地逃避自己的必然性並非真正的出路,反而容易陷入另一種集體束縛的方式。真正的出離,是超越這個安全之「瓶」,回到自性的根源之地,當下從「瓶」中脫出。如弗羅姆所說,去追求積極的自由——那是能自主選擇、擁有愛與創造力、並與他人建立真誠聯繫的自由。
元燈,名劉秋然,出生於中國廣東。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修了後隨即來到日本,現於東京和長野進行創作和藝術活動。她的作品不限於某種技法或形式,通過簡單自由的表達方式去呈現人性中的幽暗意識及其現實存在意義的探索。其作品中含藏著對集體意志與個體服從問題的持續追問和思考,並在這樣不斷的探索和思考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語言。
「幽暗意識」是張灝先生於1982年所提出,而一直以來,確實是由於整個社會缺少對背陰面的敘述,造成「幽暗意識」的缺失,使人們逐漸喪失了反思和判斷的能力,掉進虛幻的連結和盲目的自信之中。元燈一直在嘗試溯源社會諸多現象的根源問題,試圖用作品去呈現個體在諸問題中體現出來的主動性盲從之陰暗面,從而呼喚一種覺醒和超越的力量,進行心物平衡的良性連結,達成共鳴和感通。
本次展覽作品包含傳統版畫、篆刻、書法、雕塑以及影像裝置、概念藝術作品,基於「瓶中鵝」所釋出的問題作為思考的核心進行展開,並持續追問:「下一次會有什麼不同?」
*****************
展期
2025年 7月23日(週三)-7月27日(週日)
13:00-19:00
地點
Moon Gallery & Studio
東京都台東区北上野2-3-13 1F
票價
入場免費(無需預約 可自由參觀)
*****************
*工作坊資訊
展覽期間將舉辦「傳統的傳拓技藝體驗工作坊」。
*****************